)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可溶解多种聚合物,是聚丙烯腈、聚氯乙烯的良好溶剂。在电池工业上,可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优良溶剂。
该项目迎合国内外新能源领域发展需求,可为我省及我市新能源产业,特别是锂电池制造提供重要原料支持,助推我省及我市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发展。
由于对锂盐拥有非常良好的溶解性能,碳酸酯类溶剂是目前最常用的电解液溶剂,其按结构可分为环状碳酸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和链状碳酸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和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粘度较低,具有离子迁移阻力低的特点;同时碳酸乙烯酯在负极上的成膜电位高,参与SEI膜的形成,做成电池的循环性能也好,因此碳酸乙烯酯在电解液溶剂中具有无法替代性。
从下游应用结构来看,碳酸乙烯酯用于锂电池电解溶剂占比高达80%,此外,在工业领域中,碳酸乙烯酯还可用于电解液添加剂合成和高吸水性树脂合成,分别占比15%和5%。
近年来,碳酸乙烯酯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领域的需求比例不断的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行业慢慢的变成了碳酸乙烯酯产品的第一大需求领域。新能源电动车市场持续快速扩张带动锂离子动力电池需求猛涨,也带动了碳酸乙烯酯行业的增长。2018年中国碳酸乙烯酯的需求量为5.02万吨,同比增长21.7%。
全球碳酸乙烯酯产能大多分布在在中国,另有日本三菱等小部分自供电解液(难以满足自身需求;仍需外采),此外韩国、我国台湾地区部分拥有部分碳酸乙烯酯产能,大多数都用在生产碳酸二甲酯并进一步配套自身的碳酸丙烯酯产能,并未流入市场。
目前我国碳酸乙烯酯行业规模较小,产能相对集中,能够进入主流电解液厂商供应链的碳酸乙烯酯(EC)厂商屈指可数,目前以石大胜华、东营海科为最主要供应商。2019年受江苏对化工行业的整顿影响,两家江苏碳酸乙烯酯(EC)生产商因环保问题被政府关停。2019年国内碳酸乙烯酯产能缩减至6.7万吨,随着国内新增电解液产能的逐渐投产,对于碳酸乙烯酯的需求稳步增加。
本项目建议采用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加成工艺,加成制备碳酸乙烯酯为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从化学平衡方面看,低温、高压的条件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同时选择正真适合的催化剂是反应能否顺顺利利地进行的关键。该反应的体系主要有均相催化体系和多相催化体系。
国内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700万辆。根据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要提升至25%,如果按照目前国内每年汽车销量2800测算,则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至少达到700万辆,而2019年全年销量约为120万辆,预计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40%以上,未来可期。
2020年国内外动力电池需求增速超50%。非动力电池市场里,2020年消费锂电池需求达到65GWh,重归稳步增长。储能市场铁塔通讯基站铅酸换锂电是最大需求点,2020年预计替换60-70万个塔,预计8 GWh。预计全行业锂电池需求2019-2021年合计215/292/372 GWh,电池需求及正负极材料总约85 GWh,海外动力电池需求约90 GWh,动力电池行业空间继续扩张,对电解液等需求持续增加。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中国化工产业诞生地和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包括石油化学工业、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化工产业体系,区内现有各类化工企业200余家,主要化工产品有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产品、生物化工产品等,其中生产规模较大、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产品60余种,主要为丙烯腈、乙醇、ABS、苯乙烯、丁苯橡胶、环氧乙烷等。园区内拥有以中油吉林石化公司为代表的大规模的公司或集团40余家。中油吉林石化公司每年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85万吨,主要炼化产品115种,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装置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这些宝贵资源,也为园区的产业延伸和壮大提供了强大动力。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坐落于中国东北最重要的水系——松花江畔,人均水资源量3875立方米,为中国北方城市的5.4倍,自然条件优越,供水、供电、供热、环保等基础设施均较为完善。
通过持续建设,园区区域内外建有三家子水厂、吉化中部水厂、化纤水厂等供水厂,日供水能力62万吨;园区电力供应充足,建有新立一次变、金珠一次变等4座220KV变电站和多座66KV二次变电站,供电能力达148.35万千瓦;供热方面,园区内集中供热系统基本建成,吉林热电厂、吉化动力厂、松花江热电厂等热能供应企业总蒸汽能力8570吨/小时;园区环境保护体系健全,建有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化工污水处理厂和多座专业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71.5万吨。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已经集聚了中高级技术人才3.8万人,技术工人10余万人。此外,在国企预退、企业并轨改造等过程中,区域内还储备了大量有技术、有经验的化工从业人员,能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人力支撑。同时,域内现有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1家省级科研机构,研发实力丰沛雄厚,中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设计院等科研单位在化工科研和设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定员50人。主要建设年产2万吨碳酸乙烯酯(EC)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本项目所需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为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环氧乙烷年消耗2.5万吨,二氧化碳年消耗2.5万吨,两种原料均可在园区内采购。
项目建成后年出售的收益65000万元,年总成本为54000万元,年均利税总额11000万元,年均利润6000万元,投资回收期6年(含建设期1年)。
随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大范围的应用,社会已对发展新能源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以及节约能源形成普遍共识。该项目建设将有效带动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带动吉林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该项目的实施还可带动当地就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吉林市,作为中国特大城市之一,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充裕的人力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高效优质的服务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赢得海内外客商的青睐,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吉林市是中国唯一省、市同名城市,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幅员面积2712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636平方公里。辖4区5县(市),2个国家级开发区、15个省级开发区和1个省级工业集中区,总人口450万,其中城区人口200万。获得的主要桂冠有: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十大中国名城、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未来10年最具竞争力城市等。
自然资源丰富。吉林市人均水资源4000立方米,是中国中等水准的1.8倍,是中国北方城市中等水准的5.4倍。发电总装机容量472万千瓦时,年发电量130亿千瓦时,占中国东北发电总量的55.5%。林地面积165万公顷,林木总蓄积量1.56亿立方米,是长白山天然绿色特色产品的主要产区和集散中心。耕地面积66.5万公顷,粮食年均产量9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是中国人均占有量的2.6倍,是中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境内发现各类矿产资源82种,其中镍、钼等8种矿产储量居中国前10位。
吉林市,位居东北亚地理中心,是2009年12月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直接腹地和重要结点,南接沈阳,北通哈尔滨,西靠内蒙古,东临朝鲜,已开通的吉林内陆港与辽宁大连港实现“无缝对接”,辐射范围不仅包括东北,还可通达中国内陆,远及日本、俄罗斯、韩国、朝鲜等国家。吉林龙嘉国际机场和即将启用的吉林机场,长珲、沈哈高速公路,长珲城际快速铁路,沈哈复线铁路,连接外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构成了吉林市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
投资环境优良。吉林市,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法治型、诚信型”政府,树立“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理念,构建了“零距离、一站式、全方位”的“绿色通道”体系和跟踪包保服务体系。吉林市的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为投资兴业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作为中国东北重要的工业基地,吉林市拥有在职专业方面技术人员16万人、技术工人32.4万人。此外,全市46所大中专院校、11所职业技校,每年还可向社会输送科技专家和技术工人近4万人。
搪瓷反应釜厂家bob官方平台登陆_bob线上平台,主要生产销售搪瓷反应釜、山东搪玻璃反应釜等产品,参数说明详细,,订购价格有优惠 网站地图